春寒里的思绪

  季春将至竟然下起了小雪,半山嫩绿也掩在了灰白朦胧里,正可谓“天道无常”,人生岁月亦是无常了。

  春天是个让人恹恹入睡的季节,这突如其来的寒潮却让人清醒许多,刚离去不远的冬,竟又让我怀念起它来。

  冬是沉静的,它不繁华、不浮躁、不张扬,在这个时候我们知道温暖多么可贵。沏上一杯冒着雾气的香茶,燃上一炉微火,窗外无夜虫吵闹,身上无闷热、焦灼、倦乏,心里无春愁秋思、俗情凡事。这是适合回忆思考时间可以静下心来阅读或是写作

  冬是无梦的,卷曲在被子里保存着那一点点热量,就是一种满足。暖暖的到了天明,被子外的冰凉让脑子很快走出迷糊,不再重复那些懵懂和零乱。也许是缺少醒着的感觉,我珍视着冬的每一次赠予。

  冬是洁净的,它没了其他季节的繁华和吵闹,显得朴实而简单也许是对“温”的需求降低了我们其他的欲一望,天道、人道、世道在这个时候也应得到休歇和积蓄。古人大概就是在冬的沉寂中,悟到了“无知无欲”以及“无为而治”吧?

  苏格拉底将“知其无知”作为人生智慧最高境界,竟让书生玩味了几十年,仍然不能“知其无知”。

  想起当年沐着夕一陽一沉浸于《庄子》的光一陰一,正是在无知里求知。一精一读《庄子》要选择适当的时间和环境,刚参加工作落脚乡下,无家无子、无责任、无负担、无欲无求,正可以让我醉心于御风而思、谱听天籁。

  纯情之心体会纯净之文,才能做到对“逍遥游”的真正解读这种经历是笔财富,可遇不可求。

  日月盈昃,自然轮回。时间在飞快的流走,世间一切在不变中改变着。相对于自然来说,人变得更快,变得更加不可思议。那是一种复杂情感失望失落、失忆、失措什么都有

  联系上了一个分别二十几年的小学同学,我们在网络里只交谈了几句,大家就再也没法继续顺畅地交流。也许是书生的直率或是不知道对一个熟悉陌生应该说些什么,我从网络的另一端感觉到了对方的不耐烦和不友好。同样,二十多年没见过的一个中学朋友再次相聚时,她已经和我一厢情愿的感觉相去甚远,甚至面目全非,让人惊讶,让人害怕。

  人是要变的,可为什么会变得这么不可思议,变得让我不再相信自己眼睛和感觉。

  这一又是那样真实

  把过去残留记忆放在今天本来就是自己的单纯和无知,所以书生这样的人,永远是虚无的理想主义者和一浪一漫主义者。也许是自己走得太远为何要去责怪别人

  我们需要建立一种心态,一种境界。到了那么一天,当一个人不再强求,不再苛求、不再勉强任何人和事的时候,他才真正开始学会淡定。那个时候,他终于懂得什么东西可以毫不犹豫地放弃;什么东西可以随心随意,任其发展;什么东西可以不理不问,顺其自然;什么东西可以永远珍惜,不离不弃。

  有种固执需要付出很大代价,说好听是执著,说不好听是守旧。故而非常人总有非常的举动,别人没法理解。在这种代价的疼痛里时时抉择,却最终选定了固守一些根本。这种骨子里的自信和认同,是一种悲剧般地抗争,哈姆莱特般的结局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知不可守而守之,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得面对勇气。等到将来回首,对今天选择的对与错,我都会欣然接受

  气温仍在下降。这个谁都不想出门的春寒里,书生也有难得的清闲,听着空间里的大提琴独奏曲《天鹅》,享受着这份短暂宁静和惬意。老之将至,疲惫身心已经不愿再承受更大的风一浪一。困了,累了何以解忧?还有诗曲!

  诗文曲调是一精一神的东西,也是物质以外的物质。现实就这样,一精一神和清贫、物质和富有总被轻易划上等号。一精一神不断向物质转化,还能保持一精一神的纯净吗?物质的空乏,一精一神又如何得到充实和保障这些都不再需要辩白和追问,聪明糊涂在此都是一种罪过

  “知其无知”,书生却以为,知道得越多又太清醒的时候,自己就会越强烈地感觉到认知的缺乏。今生,自己最多可以接近,却做不到真正的无知和糊涂了。

  每天新闻都重复着不同寻常故事,大到国与国,小到无足轻重的人物。那些冠冕堂皇的谎言、理直气壮的一陰一谋、斤斤计较的炒作、无聊之极的八卦、无可奈何的恶搞,透过一切的一切,我只看到了人一性一的膨一胀和人格的变异。人类堕一落的步子太快,已经超越了自然界弱肉强食的简单法则是的,这是一种可悲又可怕的超越。

  在这冷得不想出门的天气里,窗外不远的建筑工人正在喧嚷地劳作着。

  去年秋末,隔壁工地上的民工家属带着两个一两岁的孩子,在工地上干着繁重的体力活。每到暮色降临她们就会在简易的板房前,声音大地开心地逗一弄着那两个刚学习语言的孩子。这个画面一直感动着我,虽然没有刻意去体会,那天黄昏场景里的平凡温馨

  如果我们在感觉不到希望幸福的时候,能够学会用心留意这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和事,也许会对自己前面的路看得更远、更明白,走得也会坚定一些。你说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