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下单平台业务微博,快手使用原声作品双击,24小时低价自助下单平台免费微博

绒布对联厂家联系电话_绒布对联怎么贴_对联纸质的好还是绒布的好

春联春节文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那蕴涵着人们丰富情感红彤彤春联,满载着“春”的希冀,写满着“春”的祝福,洋溢着红红火火的喜气,给节日增添了欢乐祥和之意。

春联又叫作对联楹联和门对儿,讲究对仗工整,平仄协调,结构相同,而且言简意深,是汉语言中独特艺术形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

春联,源于桃符。桃符,起于周代。据史料记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刻着“神荼”“郁垒”二神,悬挂在大门两旁。“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意思是人们用它来驱鬼避邪。五代时,有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在桃木板题写联语:“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便是我国第一副春联的诞生。直到宋代,仍有王安石的“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充分反映了家家户户挂桃符的盛况。后来随着门神的出现,原来的桃符已由象征喜气吉祥的大红纸张所替代,桃符的内容也演化成用来表达人们祈求福运降临和五谷丰登美好心愿的春联。从明代开始,桃符才有了“春联”这一沿用至今的名字

春联有着久远的历史沿革,更有深厚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在生活观念发生变化的同时,对于年文化的要求也有不同层次的提高,并不断赋予它新的内涵。就说对联用纸,已不单单只是普通红纸,而更多的是从美学角度行了开拓延展,比如有蜡光纸、有彩板纸、有绒纸,还有的用绒布,更华丽。从内容上看,与时俱进,丰富多彩。从字迹上看,有墨黑的、有彩金的、有撒的、有镂空且雕刻悬浮的。更有创意的是对联中间不对称地镶嵌几只可爱的小动物:兔年的兔、虎年的虎、鼠年的鼠……作为点缀还有的在对联首尾对称设计花、鸟、鱼等各种吉祥图案,画面十分精美。随着历史的发展与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对联俨然已变成精美的艺术品,在传承发扬年文化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艺术欣赏价值。

春节贴对联,不仅是年俗,更是我生活中的一种习惯,已是不可或缺,或许是受家庭的熏染与父亲影响比较深的缘故。我的父亲是传统文化的拥趸,喜欢古典文学,酷爱软笔书法虽然不是什么名家,但在当时当地也小有名气。因此,每当春节临近,左邻右舍、亲戚朋友都纷纷向父亲约定对联和“福”字。有的自己拿来红纸,但大多是父亲自己来准备对联用纸。至于对联内容,怎样的家庭需要怎样的对联,父亲都要考虑周全,从而选择合适的语言,进行合理设计。每到这时候,父亲就开始在他的小本子上做设计草稿,一是张家李家境况,一是对联内容句式……此时的父亲,把全部精力灌注其中,俨然把帮忙当成自己的义务,那么功夫,又那么一丝不苟。由于父亲的用心,每一年都不负众望,都会写出喜庆又包含美好祝愿同时又文采飞扬的对联,从而赢得人们的尊敬

父亲写对联时,我也会被安排任务——磨墨。也许以为这是多么简单事情其实不然,不过能在墨香飘袅中陪父亲一起写对联也是一件令我高兴的事情。父亲先在他的大写字台上铺开一条条裁剪整齐并按照每一副对联的字数折叠出印痕的红纸,再在砚台上滴上几滴清水,并自己先磨好开笔用的墨并推进墨池之后,再由我接着磨下去。还记得父亲告诉我磨墨的方法:执墨要垂直,要重按墨轻研磨,要慢慢地反反复运用手腕的力度研磨,速度先慢后快……这样好的墨才细润,才均匀,写出的字才流畅,才有亮光古人说,磨墨叫闺秀少女来磨最为合适,估计说的就是手腕力道的问题吧。

我在认真磨墨时,父亲已经躬身(父亲写对联是站着的)执笔摆开架势,甩开手腕儿,信心十足地写起字来……这一写就是几十年。

后来父亲老了,去了,我没有了依赖,每年过春节也只能买对联,只是要买到喜欢的对联太难了。

记得去年买对联那天,面对商场通道里红彤彤、琳琅满目又丰富多彩的对联,一时间无从选择。我驻足在每一节柜台前,仰起头认真阅读悬挂着的一副副对联,希望从中发现我喜欢的一副。对联内容很多,有表达人们欢度春节喜悦心情的,有体现人们对新一年美好祝愿的,也有描绘美丽自然风光的……诵读着便觉朗朗上口,搜索着便觉内容广博,感受着便觉生机盎然,不禁更加眼花缭乱,只好赞叹着流连……可走了几个来回也没找到心仪的一副,最后买是买了,只是心里还是遗憾如果父亲还在,父亲能写,就不会是这样徘徊的结果。此时我对父亲的怀念更甚,也是因为每逢佳节倍思亲吧!

,是年俗,是我不可动摇的习惯。但无论是年俗也好,习惯也罢,这些都只是社会文明的具体形式与传统文化的传承罢了。任凭过年习俗如何变化,对联的形式如何更新,有些东西永远不会改变——那就是根植于中国人心中的家国情怀不会变,对于中国年的信仰不会变。还有每家每户对于祖国繁荣昌盛的祝福,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都不会变!

贴对联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