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s小时自助下单平台网站免费,快手搜双击网站,月光秒赞

散文写景名篇摘抄大全_写景的散文名篇_散文写景名篇大全

朱自清,是我最喜爱现代散文作家之一喜欢散文清雅的诗意,喜欢他散文质朴的叙事,喜欢他文字的书卷气,喜欢他谋篇布局的精致,喜欢他哲思情愫的隽永……手头的这本《朱自清文集》已翻阅多遍,像陈酿的美酒,像极品的好茶,赏不够,品不够,真是一个美字了得。但是,近些年来,却有一股否定朱自清散文之美的风气时时泛起,作为参照,得以从相反的视角来审视朱自清。疑义相析时,却是更深一步阅读理解也有着对朱自清散文的新发现,发现了朱自清散文在新时代彰显独特的美,更值得人们欣赏

曾有报载某省修订初中语文课本,有一种意见认为朱自清的《背影》不该入选,因为父亲越过火车铁轨爬月台给儿子桔子的行为,违反了交通规则,不宜在学生中提倡。最终《背影》因为是传统名篇而被通过,但这类否定的观点却是有一定代表性的,至今仍常常现在网络媒体上,甚至成为热题,议论不休,激辩不止。

写景的散文名篇_散文写景名篇摘抄大全_散文写景名篇大全

为什么对朱自清的这篇代表作,会有捧之上天、贬之入地的激烈争论呢?我想,它所产生的根源,就在于那些否定者不懂文学表现生活的特点,分析作品时脱离了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生搬硬套当代社会行为规范,而忽视了《背影》情感主题表达的独特方式:无理见深情

《背影》表现的是父爱,而渐近老态、动作笨拙的父亲,在月台上爬上爬下买桔子的细节,则是父爱的典型体现其实,作为公务员的父亲当然懂得不许随意越过铁轨以及攀爬月台的交通规则的,并且也知道这种行为的危险。但父亲却置这一切不顾一次又一次地“越轨”,正是爱子心切使然,这种行为几乎可以说是无意识的来自于心灵深处子女关爱,它是这篇散文情节发展的高潮,是最充分展示父爱的焦点镜头所在,也是最为令人感动之处。

因为儿子是在家道中落时远行的,这就更增加了别离忧伤以及前途未卜的担心,而身为严父又不善言谈,更不善对儿女语言直接倾斥自己的舐犊之情,因此“买桔子”就成了表现父爱极自然的以物寄情的方式。又因为火车要开,时间紧迫,而买桔子又是临时产生的想法,因此情急之下哪里还会考虑交通规则以及攀爬月台的危险而绕很远的路去买桔子呢?正是无理更有情,无理情更浓。这就是生活的辩证法,这就是情感表现的特殊规律:反常的举动,更能表现正常的情感,行为越反常,情感越正常。所以文学表现的特点和效果来说,冒险买桔子的行为,不仅与违反公民要遵守交通规则的公共道德无关,而且也不应因此受苛责,反而因为有了这个细节,作品才具有了永恒魅力那种博大的父爱才更令人深深地崇敬和赞佩。

再者,评析文学作品不能脱离当时历史环境。《背影》叙述故事发生在兵荒马乱、无法无天的年代,国家处于动乱之中人人自危,朝不保夕,哪里还有人认真维护交通法则,老百姓心里又哪里会把交通规则视作应该自觉遵守的公共道德呢?由此看来,父亲违反交通规则“买桔子”畅通无阻又恰恰反映了那个年代的混乱,体现了作品的历史认识的价值。

其实,《背影》中买桔子的细节,只是作者生活的真实纪录而已。因为那细节深深刻在了作者的心灵深处,所以忠实于生活的作者在回忆往事时,就自然要把它写进文章里。又因为父亲不顾违反交通规则冒险为儿子买桔子的行为深刻表现了平时隐而不露的博大的父爱,所以《背影》在表现父爱的文学作品中才具有了经典地位。父爱,因为那买桔子的不合理之举,才纪念碑式的永立于文学典型的长廓中,永远成为人们陶治性情、体味人性之爱的一处特别风景

当然,对于父亲违规冒险跨铁轨买桔子的情节,今天的青少年读者,难免有时代隔膜,难免会有不理解,但人性是相通的,父爱是相通的,相信他们深入的阅读中,也会喜爱这篇散文,并被深深感动,成为自己心灵的滋养,引导自己向善向美,并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生命之爱。也有理由相信他们的智商与情商,他们是绝对不会模仿效法冒险跨铁路的违规之事的。

写景的散文名篇_散文写景名篇摘抄大全_散文写景名篇大全

想到读了很多篇的朱自清散文名篇《荷塘月色》,这是公认的现代文学史上屈指可数的美文,也一直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名篇,脍炙人口,深受读者喜爱。但已故的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先生却大不以为然,三十年前就火力大开,不仅对朱自清的散文名篇多有否定,而且尤其对《荷塘月色》的几个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妙喻也大加否定,并引起激烈的争鸣

对于《荷塘月色》中的名段“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余光中批评说:“‘美人出浴’的意象尤其糟,简直令人联想月份牌、广告画之类的俗艳场面;至于说白莲又像明珠,又像星,又像出浴的美人,则不但一物三喻,形象太杂,焦点不准,而且三种形象都太俗滥,得来似太轻易。用喻草率,又不能发挥主题的含意,这样的譬喻只是一种装饰而已”。

余光中是从当代语文审美标准视角来批评朱自清散文,虽然有一定道理,但还是显得过于苛求。因为五四以后的现代作家,处于新文化新文学探索期,用白话写美文,是具有开创意义的文学实践,他们的创作都具有那个传统文学向新文学过渡的时代烙印,朱自清的散文尤然,也是其典型的优秀的代表。可以说朱自清的文学实践,不仅为广大读者所接受,所盛赞,甚至长期以来成为写景抒情叙事体散文写作的范本,不是有道理的,我们更应该从积极方面汲取其艺术营养,在新时代,发挥她应有的美学价值。而余光中的联想,也带有个人的偏见色彩,相信广大读者绝不会这样去低俗的联想,他们更多联想的是诗情画意的美。

当然,如果从文字简洁的修辞角度看,《荷塘月色》也似乎存在着值得探讨地方,如这一段话中,前面两个“有”的排比,后面就应该只有两个“如”的比喻才相称。可现在不仅有三个“如”,而且先是“正如”,接着是“又如”,再后面却还是“又如”,最起码也该换成“还如”才显得语言有变化吧?当然,这只是一种从语法修辞的角度来“吹毛求疵”,丝毫不影响我们阅读时对它的激赏,而疑义相析,却是一种更好的深入阅读理解的方式。

从对朱自清两篇散文名作的比较分析中,特别是从批评否定的角度切入朱自清的散文时,已经得了新的美的体验,也对朱自清散文的内在美质有了更深的体悟。手头这本正在翻阅的《朱自清散文集》,我会一直读下去,相信随着阅读视野的一步步扩大,我还会收获更多美的阅读享受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