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涨网自助下单平台,快手双击印印,qq说说赞在线自助下单网站要等多久

彭执中与澳门儿童文学

摘要:澳门文学作为连接中西方文化的桥梁,其异质多元的文化特征日益受到学界关注。作为分支儿童文学,虽起步较晚,但近几年发展迅速彰显出有别于其他文类的特色,更是在进入世纪后出现了以彭执中为代表的儿童文学作家值得引起研究者的重视。通过分析彭执中儿童文学创作与“开元故事法”、儿童文学创作特点,可以管窥澳门儿童文学之独特性,挖掘其以短篇故事为主,澳门城市景观为故事背景,以展现童真童趣,以彰显澳门本土情怀目标,以担当父母与儿童之间的沟通桥梁为己任,扎根中国传统文化并兼容多元文化的特色面貌。同时亦对澳门儿童文学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澳门文学;澳门儿童文学;彭执中;开元故事法

作者简介:张政君,澳门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澳门大学南国文艺学社社长,《南国文艺》杂志主编,《澳门人文学刊》助理主编。研究方向为中外比较文学与文化、女性主义文学与理论,在《南京艺术学院学报》《艺术百家》《文艺报》等CSSCI期刊报纸发表论文十余篇。

一、澳门文学与儿童文学的发展

澳门城市虽小,却拥有大文化。作为中西方文化交融的荟萃之地,它凝聚了具有国际视野的、有底蕴的文化力量,是异域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浇灌出的果实。在文学上呈现出跨文化性、边缘性、多元共生的特点,具有独特的个性独立的价值。而儿童文学作为其尚显稚嫩的分支,也在近年来得到发展,彰显出有别于其他文类的特色。

1984年3月29日,著名诗人韩牧在“港澳作家座谈会”提出“建立澳门文学”的提议,这是“澳门文学”第一次走进文化视野。澳门文学是澳门写作者和澳门文学人依据澳门经验、澳门感受共同创造出来的文学存在,它应该汉语文学世界贡献出独特的澳门精神和澳门情绪这种精神和情绪是其他地区的文学所无法提供甚至是无法复制的文化资源”。时至今日,学界虽对港台文学给予一些关注,却仍然对澳门文学的介绍研究不够深入,其文学面貌依旧模糊不清。实则澳门文学早已能够自成景观——它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色调,辅以西方文化色彩,兼容华文文学、葡萄牙文学、土生葡人文学于一体,构成了异彩纷呈的文学大观它的精彩之处也就在于那经由长时期东西文化交融所产生的客观存在的人文价值方面。

对澳门文学的介绍,多集中于粤港澳大湾区等地,越往北走,影响力越弱,而且这些研究多集中于诗歌,甚至对小说散文的关注度更低,遑论儿童文学。儿童文学虽然一个尚未完全开垦的研究领域,但澳门政府重视与支持儿童文化活动,促使一批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崭露头角,在近几年得到欣欣向荣的发展,所以,通过挖掘澳门儿童文学的特色,可以多方位地展示澳门文学之重要性。

澳门儿童文学的发展有一种“人无我有”的特性,其发展兴盛并非源于文学形态的日臻成熟或市场的需求,而是由官方机构、文艺工作者自发的推动,儿童文化活动较儿童文学创作更为活跃。首先,在澳门回归之前,澳葡政府并不关心文学教育,致使澳门处于文化沙漠的贫瘠状态,没有本土的专职作家,大多都是业余写作,至今也未能形成专业作家群。所以一开始事儿童文学创作的人更为匮乏,作品风格题材单一,只在小范围内写作传播,几乎鲜为人知。且儿童文学创作也较为分散,也未形成自己的童书市场。据现有资料考证,最早的儿童故事集出版于1985年,为林中英(原名汤梅笑)女士(现任澳门笔会理事长)的《爱心树》,因其彼时正在《澳门日报》的《新儿童》版工作,所以对儿童文学、儿童故事颇为关注。两年后,即1987年,为发展华文文学,澳门作家自发组织成立澳门笔会,出版了纯文学刊物《澳门笔汇》,间接激发了作家、出版公司对文学甚至是儿童文学的热情,绿洲公司也在这一年出版了一套适合1-3年级学生阅读的丛书,其中就包括了林中英的故事集《张乐上太空》。

其次,韩牧曾在《澳门文学研讨集——澳门文学的历史、现状与发展》一文中号召澳门是有需要,并且是必须发展具有本土特色的儿童文学。澳门的儿童文学虽然起步较晚,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萌芽,到90年代才渐入起步阶段,但进入21世纪后便稳步前进,出现了大量从事儿童文学创作的作家,这都得益于澳门政府、文化机构、主流报刊的支持。作为澳门销量最多的中文报纸,《澳门日报》在开设《新儿童版》、《亲子版》后,又进一步大了儿童文学的版面,更名为《生活—伴我成长》儿童文学报,刊发小朋友家长老师等三个群体的文学与绘画作品。另一主流中文日报《华侨报》也于1995年开设《童真版》,同样小学生的作文与画作为主。除报纸外,澳门的一些官方机构也在扶持儿童文学读物的出版。如2012年由澳门作家协会主办的《澳门作家文集》以及澳门基金会与文化局联合出版的《澳门文学年选》中都收录了部分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更是在澳门民政总署的支持下,于2014年出版了首部儿童文学专著《小城大世界:澳门儿童文学精选》,这本书题材丰富多样,系统地收录了诗歌、散文、故事等文体之后关于儿童文学的著作便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诸如《艺文杂志》、《幽默童话》等,特别是2020年,同时有《澳门奇趣门——少年小说精选》(澳门笔会出版)与《小城大梦——写给孩子的澳门故事》(新蕾出版社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联合策划出版)两部儿童文学专著面世。《澳门奇趣门》为澳门首部以少年小说为题材的故事精选,意欲为本青少年开启文学大门;《小城大梦》则聚焦在澳生活的少年儿童,展现他们的成长生活,其中涵盖了7位澳门作家与1位内地儿童文学作家的作品,表现出澳门儿童文学正在逐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值得一提的是,澳门笔会逐渐成为推广儿童文学的重镇。笔会是澳门最大的作家团体,除出版纸质书《童一枝笔:儿童文学精选》外,负责人杨颖红(羊猪老师)还创建了儿童文学创作平台“童一支笔”,以及微信公众号“童一支笔澳门笔会儿童文学”,这使得日益庞大的儿童文学创作者可将自己的零散作品系统地发布在一个稳定的平台,对培养固定的作者群与读者有所助益。与此同时,笔会在澳门基金会的支持下也推出了系列儿童文学活动,包括与澳门民署图书馆、教育局活动中心等公共部门合作,举办读书会、戏剧游戏、故事创作、童诗阅读等活动。其他机构诸如廉政公署等机关部门也会大力推广绘本运用儿童文学进行内容宣传

综上,澳门儿童文学正逐步进入正轨,在新世纪走向了稳步发展的道路。更值得欣喜的是,出现了越来越多从事儿童文学创作的优秀作家,如羊猪老师、彭执中、黄耀峰、紫菱、乔捷、顢頇、凌雁等,而在这其中,创立“开元故事法”的彭执中先生的儿童文学作品可谓异军突起,体现鲜明的澳门本土特色,值得深入探讨与研究。

短篇奇幻_奇趣短篇精选_精选短篇奇趣小说

精选短篇奇趣小说_短篇奇幻_奇趣短篇精选

(本文发表于《上海文化交流发展报告(2023)》)

二、彭执中的儿童文学创作与“开元故事法”

彭执中先生出生及成长于澳门,曾任澳门作家协会会长,现为澳门笔会会员、故事教育培训导师、澳门大学学生事务长。从女儿三岁开始(2007年),便于每晚睡前给女儿讲故事,主张按孩子兴趣和需要去说故事,遂创立了“开元故事法”。同时又因从事学生工作多年,了解学生心理与兴趣,开始创作儿童文学以及适合大学生阅读的校园童话,其作品从童心与真情出发不仅仅写给孩子看,也是为家长而作,意图通过亲子故事来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并培养孩子各方面素质。自2014年始,作品散见于各报刊,并相继出版《开元故事讲堂:讲故事给孩子听》、《开元故事讲堂:一起来编故事玩》及《讲故事的魔法:开元故事讲堂》等专著。身为“土生土长”的澳门儿童文学的代表性作家,作品广受读者欢迎

彭先生所创立的“开元故事法”现已得到两岸四地及新加坡多名专家的推荐,成为儿童故事创作的标志性方法。其中“开元”二字彰显了其炽热的中国梦爱国精神。在彭先生看来唐朝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辉煌的年代,大唐国力昌盛,有多元并包的文化、开放自由的精神、洒脱无拘的风气此时期世界各国都能和谐共处,互相交学习,下一代也可以幸福愉快的生活,种种这些都令他心驰神往。所以,“开元故事法”的核心理念便是大唐精神的现代表述,具体表现为“仁爱互勉,忠诚表达,情境共鸣,多元包容”,并且在创作故事时,要时刻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与“多元和谐,仁爱互助”的澳门精神。更可贵的是,彭先生还提倡亲子互动故事创作,一起阅读中外经典,既是富有趣味的情境教育,亦能启发家长与孩子的创意

若将其倡导的十六字故事法拆解开来,会更深入地探索到其间奥秘。“仁爱互勉,多元包容”可以组成一对创作理念,是创作主题的体现。所谓“仁爱互勉”浸润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作品中着意描写人性之善与良好品德(如勇敢、爱心),起到正确引导小朋友的作用。如作者笔下的“爱德小学”,就是心中理想学校,也是本人教育理念的反映——真正的良师应对学生多加爱护与包容,重视学生的爱心与品德,而不是具体的成绩。“多元包容”特指尊重不同的、多元的文化,追求和而不同。彭先生认为,中西文化交融几百年皆是和平相处且没有冲突,这种状态是能够持续发展的,并希望将这种多元包容展现在作品中,供下一代人参考。他常常将中西方文学作品中出现过的经典人物作为主人公,但又会赋予其新的个性内涵,如伊索寓言中的北风与太阳、龟兔赛跑中的乌龟兔子、西方宗教中的耶稣,以及中国神话历史中的孙悟空、朱元璋、猪八戒、李白等,无不体现其深受中国与西方文化的影响。还有老虎牧师”这一经典形象,原型为作者幼稚园至中学时期校长林汝升,这一既是牧师又是校长的双重人物身份也有别于内陆儿童文学。

“忠诚表达,情境共鸣”则指具体的创作方法。质言之,儿童文学的创作尤其与作家的个人经历相关,他们更善于书写自己,在文中坦诚剖露内心,彭先生在此基础上又加入新的阐释—“忠诚表达”,意指武侠仁心。“仁心”已在前文提及,指良好的品德,而武侠则指代内功与外功。创作故事需讲求心法与手法,心法为内功,手法为外功,内功重于外功,心法重于手法。一篇好的故事应反映出作者本人的价值观,即使自己再看多少遍,还应有所触动感到喜爱,在写作的过程中逐渐发现自己、完成自己。与“仁心”结合后,便要在故事的世界中彰显公道、发扬爱心,此即为“忠诚表达”。“情境共鸣”更倾向于讲故事的技巧,包含了三层含义。第一层,关乎创作的人物与桥段。彭先生在创作谈中曾以酒瓶与酒作喻,把酒瓶比作人物,酒比作桥段。旧瓶旧酒就是旧人物配旧桥段;旧瓶新酒就是旧人物配旧桥段;新瓶旧酒就是新人物配旧桥段;新瓶新酒就是新人物配新桥段,用不同的组合进行创作会产生更多新意,这也是其作品中总会出现熟悉的人物或产出系列作品的原因。第二层关乎作品的背景。当有了合适的人物与桥段后,需搭配适当的时空和生活环境,彭先生喜用现在澳门的城市场景做故事背景,意欲发扬“多元和谐、仁爱互助”的澳门精神。第三层则关乎情感共鸣。创作儿童故事不可缺少童心和真情,这需向小孩子取经。因在孩童的眼中,所有的东西都是有生命的,万物有情,这种对大自然感情与拟人化的想象力极为珍贵。而具有孩童般的纯真感情与想象力是彭先生作品中取之不竭的宝藏

精选短篇奇趣小说_短篇奇幻_奇趣短篇精选

(彭先生著作《开元故事课堂》,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三、彭执中儿童文学创作特点

彭先生笔下的人物形象生动且富于童真性,语言浅显直白,叙事节奏明快,又加以儿童喜欢的经典文化元素,既可以满足孩子的喜欢与需求,又可以寓教于乐,最后还能通过故事达到教育的目的。

(一)独具澳门城市特色

城市既是人类的聚居地,又是一个生长点,是人类生存物质形态。但同时城市作为特有的文化范畴,也是人创造的、被改造了的、自然界的杰作和现实,带有人这一存在物的人性精神特征,而由城市衍生出来的城市文化更具有整合、引领城市人群三观走向的价值。澳门优雅的城市场景是彭先生儿童文学创作中必不可少的一大特色,他完美地将澳门城市地标与城市文化意象融入故事,搭建起读者与城市历史记忆的桥梁,在文本中起到功能性、艺术性、符号性的作用。

《当天使飞过松山》《当天使飞过松山—乌嘴与大黑熊》《当天使飞过松山—小巫婆与大黑熊》《松山上的吉祥物》《东望洋山上的小英雄》《东望洋山上的大英雄》《呼唤心中的英雄》等“松山系列”作品就体现了这一特点。文中出现了松山、二龙喉公园、国父纪念馆、东望洋灯塔、东望洋炮台、松山缆车、松山防空洞等澳门地标。松山也称东望洋山,是澳门半岛最高的山岗,登临山顶,可俯瞰澳门各区面貌,因山上遍植松树得名。山顶有1622年建成的古炮台堡垒和建于1865年远东历史上最古老的东望洋灯塔,山下有一著名公园二龙喉公园,内有动植物,是澳门人最爱逛的公园之一,还可在入口处乘坐松山缆车直达山顶,这也是澳门第一个缆车系统。而彭先生以松山及松山的地标景物为背景,也是因为女儿开元从幼时便常去松山游玩,足可见其在澳门人心中的分量。除松山外,其他作品中也出现了很多澳门地标,诸如《爱心先锋》中连胜巷的先锋庙、《白鸽巢公园的奇遇》中的白鸽巢公园、《望德堂前卖火柴》中的望德堂、《南湾湖的精灵》中的南湾湖等。

地标确切来说指的是具有物理特征或历史意义的自然景观物或人工建筑物,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一书中认为地标作为易于别的感知对象,为人们在城市中确定方向及提供标志点。不同历史时期的城市地标既是特定历史记忆的承载场所,也是地域文化特征的汇集点,选取经典的城市地标涉入儿童文学写作中,既丰厚了人文底蕴,也拓宽了“史地维度”。

除此之外,作品中常出现的澳门城市文化意象也格外引人注意。如在《松山上的吉祥物》里,小松鼠柏柏与恶霸狐狸竞赛亚运动会吉祥物时以赌骰子点数小来决胜负,只因澳门是国际驰名的博彩城市,且最后小松鼠也是因为按照澳门的掷骰不可叠骰的规矩得以胜出。《龟兔赛跑》一文则可见更多种意象。小乌龟与小白兔的三个回合比赛分别设置在澳门旅游塔、南湾湖、东望洋跑道、发夹弯及山顶医院,且故事情节与意象相呼应,将比赛环节与当地的环境特点结合在一起,环环相扣,毫不违和,唤醒了读者记忆里的真实。还有《狐狸小姐在澳门》一文,借助狐狸小姐的旅行视角游览了包括葡京酒店、亚马喇前地、松山防空洞、东望洋教堂等澳门知名景点,又通过狐狸小姐乐于助人却在其他地方被骗,而在澳门得到了路人热情帮助的经历对比,赞扬了澳门人乐于助人的品质,凸显了澳门包容有爱的城市精神。

文字当载体,在作品中设置经典地标或经典的文化意象,为下一代保存对澳门的美好记忆,同时又通过儿童文学这扇童真之窗向世界介绍澳门文化的独特特质,可谓一举兼得。

(二)中西文化的交融

彭先生的儿童文学创作有一种难得尝试——用作品构建起中国传统文化同西方文化的交流对话。侠义精神与武侠元素在他的作品中一以贯之,像《东望洋山上的大英雄》中就能发现许多中国武侠剧的踪迹。北风、太阳、超级飓风三者比武时,分别采取的招式为降龙十八掌、九阳神功、龙卷风,更精彩的是在传统武术的基础上化用出新的招式:北风掌、太阳拳、龙爪手。战胜超级飓风后,小肥猪、太阳和北风还带领小动物们一起唱起了电视剧《射雕英雄传》的主题曲“……练得坚忍,大勇止干戈永不居功,义气冲云汉,立地顶天是大英雄,才是大英雄”。通过武侠元素传达侠义精神,教导小孩子武功应讲武德,自我克制,不轻易动武,到不得不动武时,亦要尊重对手,宽恕敌人

对于西方文化的关注也是彭先生作品的主线。作品《信耶稣得金牛》与《带来勇气的小宝宝》中的小宝宝以耶稣为原型,故事发展的脉络也借用了王尔德《自私巨人中小男孩感化了自私巨人,结尾揭示小男孩就是耶稣的情节。通过这两篇小说向富有爱心的故事高手王尔德致敬。而对葡国文化的关注,更是澳门作家天然的使命。在彭先生诸多作品中有一篇特别的小说《大炮台的寻宝图——伟大作品》,发表于2020年1月的《澳门奇趣门—少年小说精选》,表现了他对儿童文学写作的最新尝试。以孩童祖西在大炮台寻找宝石为主线,串联起葡萄牙诗人庇山耶、葡荷战争、贾梅士《葡国魂》等历史事件与文化人物,将葡国的历史文化如画卷般徐徐展开,以孩童口吻诉说,平添几分生动性。文中还写到祖西进到庇山耶的家后(在大炮台西面的墙角),看到墙上挂着不少中国书法作品和山水画,侧面反映出出庇山耶对中国文化的喜爱以及中西文化自古便有的交流对话。

在以上两方面的基础上,中西方文化也在其作品中有了充分的交融。《东望洋山上的小英雄》为《东望洋山上的大英雄》的前传,里面不仅有崆峒派的七伤拳,还有阿拉伯老人和小神灯(化用阿拉丁神灯)等异域文化符号。文中的阿拉伯老人想看阿拉伯特色的建筑物,小肥猪便把他带到孙中山纪念馆参观,鲜明地表明澳门这座城市本身集合了传统文化与异质文化。此外,该篇小说语言幽默,妙趣横生,如小神灯刚出场时,“太阳定睛一看,原来是个很耐热的阿拉伯宝宝”。《望德堂前卖火柴》也是一篇立足澳门,连通中西的作品,把中国神仙(龙王)与西方童话的主人公(卖火柴的小女孩)杂糅成全新的中国童话,将故事背景放置于澳门望德堂,赋予作品崭新面貌,作品的主旨依旧是礼赞澳门人民乐于助人的善良品德。还有《当天使飞过松山—乌嘴狗与大黑熊》里乌嘴狗浩浩最心爱的宝盒,设想来源于中国奇幻电影《大话西游》中的月光宝盒,而小巫婆善妮骑的扫把则与西方魔法电影《哈利波特》的飞天扫帚异曲同工。

精选短篇奇趣小说_奇趣短篇精选_短篇奇幻

(三)“善”的引导与创作手法

除武侠元素外,“善”也是彭先生儿童文学创作的永恒主题,对孩童进行“善”的引导是他较为看重的。其文中的“善”无外乎乐于助人、侠义精神与勇气,以及包含对家长的教育引导,为了实现这一主题,采用了三种手法来传达“善”。

第一,以一些小动物作为故事主人公,特别是一些不完美、身体有缺陷的动物。《当天使飞过松山》中因身材细小自卑的小飞马、《当天使飞过松山—乌嘴狗与大黑熊》嘴巴黑色的白狗浩浩及《松山上的吉祥物》中被烧伤的松鼠柏柏都是这类形象。以这些小动物做主角编成一个故事,意在告诉读者,天生我才必有用,不必为外表自卑,助人才为快乐之本。这些动物主人公不仅反映了作者典型的创作风格,也与他本人的童年经历相关。彭先生从小有口吃的毛病,沉默寡言,语言乏味,通过写故事发现了自我,弥补了童年的创伤体验,由不自信变为自信,“童年经验”是作家创作的助力之一。

第二,擅长使用时空场景转换的手法,通过梦境穿越时空,使写作超越了时间、空间的维度。如果说用不完美的小动物当主人公是为了突出“助人为乐”的“善”,那么运用梦境的手法则使主人公获得了“勇气”的“善”。《呼醒心中的英雄》发表于2020年11月的《澳门作家文集2020》,文中的松鼠小东一开始非常惧怕喷火龙,但在黑熊叔叔的帮助下,鼓足勇气战胜了喷火龙,后发现好似在是梦境中完成这一壮举,梦与现实的混淆,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与趣味性。《带来勇气的宝宝》与《布哥哥》也是类似的作品,本身胆小懦弱的主人公通过梦境燃起勇气,战胜恐惧,最终获得幸福。

第三,在校园儿童小说中,传统文化在作品中占据重要地位,彰显出“善”的师生关系。《老虎与我》讲述了肥猪猪学习写作文的故事,穿插了许多《闲情偶寄》中关于写作技巧的内容,如“头绪繁多,传奇之大病也”,“能从浅处见才,方是文章高手”。发表在《童一支笔》的《停校惊魂》,以新冠疫情突然爆发,学校停课为背景,讲述孤儿朱不凡留校与任风腾老师一起上课的故事,刻画了深厚的师生情谊。在第一节中文课中,老师以古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教导学生学习诗歌押韵,还自己创作押韵诗来鼓励劝勉学生。这些小说以传统文化为纽带,提倡老师应鼓励学生,学生要尊重老师,“善”的师生关系应是因材施教,循循善诱,鼓励有加。

第四,彭先生的儿童文学作品不只是给小孩子看,还要大人,特别是家长阅读,从中传达出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方法,展露“善”的亲子关系。《狐狸先生的抉择》叙事手法纯熟,开篇先设伏笔,比较两个好朋友儿时的梦想——狐狸先生希望成为大老板,赚很多钱,而老虎牧师则想开一间儿童乐园,和孩子们整天待在一起。直到故事的结尾才揭晓爱德小学的老虎牧师就是狐狸先生的好朋友,他把学校建成了儿童乐园,与学生们过着快乐的生活;反观狐狸先生长大后虽也梦想成真,却一点也不快乐。后又通过天英小学与爱德小学办学理念的对比,展现出作者的教育观。天英小学是当下现实中很多学校的缩影,对学生要求极高,测验考试又多又难,狐狸先生的孩子小狐狸在这所学校每天都很多时间做功课及温习;而爱德小学则是理想学校的缩影,学校主要培养学生的爱心与品德,增加对学习的兴趣,老师因材施教,学生成反而更佳。在层层迭进的叙述中,达到了规劝家长的目的——要学会理解孩子,他们的快乐比成绩更重要。《寻找时间的小黑猫》也是一篇关乎亲子教育的作品,故事情节设计独具匠心,以孩童天真地“买时间”的做法,折射出孩子心灵的纯净,让人心存怜爱,促使父母反思自己的做法,劝导他们应尽可能多花时间陪伴孩子成长。

(四)哲性思考

与主流儿童文学略有不同的是,彭先生作品中常出现一些哲性句子,内蕴丰富哲理,融进童真性的创作中,更容易被读者所接纳。《当天使飞过松山——乌嘴狗与大黑熊》与《当天使飞过松山——小巫婆与大黑熊》中都阐明了同一个哲理,便是成功的路径是不同的,不一定要向上爬,有时候向下爬也能收获成果,这种辩证的思考方式在儿童文学创作中较为难得。还有一些作品也同样有哲理性思考,如《寻找时间的小黑猫》寓教于乐,点明“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道理;《老虎与我》中在写到找儿童剧演员时,有“我说很简单人生不就是大人和小孩两种角色”这一哲思短句。《肥猫猫与老虎牧师》则是一篇很典型的哲理小说。老虎牧师的“谜底”作为线索贯穿全文,而谜底的设置就是要鼓励学生们用功学习,知识多了,思维便灵活,谜底也随之浮出水面。在设置谜底时,也颇具巧思:“什么会愈洗愈多”?答案是知识。因在粤语里“洗”与“使”同音,那么只有知识会越使用越多,与前文老虎牧师在早会上勉励学生前后呼应:“知识比金钱更重要;金钱可能被骗被抢,用了便没有,而知识却不会被骗被抢”。最后在解谜的过程中,还加入了对阿加莎作品的解读,认为它是最好侦探说的原因在于作者把足够的线索预先告知读者,使读者可以在过程中解开谜团。多重寓意叠加于作品中,用充满童趣的语言表达,为儿童文学创作增添了厚度。

年纪尚小的孩子可能初读这类小说比较难以理解,但多回味几遍必定有所收获。这种可以让人反复思考的作品正是儿童文学多样性的体现,也是彭先生从事教育工作数十年,积累下的智慧性思考。

奇趣短篇精选_精选短篇奇趣小说_短篇奇幻

(本文作者与彭先生合影)

结 语

澳门儿童文学发展至今,已显现出以短篇故事为主,以澳门城市景观为故事背景,以展现童真童趣,彰显澳门本土情怀为目标,以担当父母与儿童之间的沟通桥梁为己任,扎根中国传统文化并兼容多元文化的特色面貌。进入新世纪以来,以彭执中为代表的儿童文学作家业已崭露头角,自成一派,引领澳门儿童文学不断前进。但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繁荣现象背后隐藏的问题。儿童文学在澳门依旧缺少一定的市场,对消费者与读者的吸引力不强,且学界对其关注度并未高涨。以及无论是纸质读物还是实体出版物,都缺乏多个稳定的、系统的发表平台,易使一些优秀作品散佚。

“童一支笔”的发起人杨颖红(羊猪老师)在谈到儿童文学的未来时,曾表示澳门儿童文学最大的不同体现在,不是从卖书或市场化开始的,而是一群觉得应该重视这件事,自上而下地去推动,希望未来的儿童文学能够从由政府或基金会的帮助中独立出来,向文化创意产业的方向发展。基于此,未来的澳门儿童文学应着力建设良好的发表平台来培育优质作家,开拓市场,形成自己的产业化链条。同时应大力推广阅读,在高等院校开设儿童文学课程,鼓励更多评论家来关注儿童文学,这样才能扩大影响力,真正做到立足澳门,并走出澳门。

(本文发表于《上海文化发展系列蓝皮书》——《上海文化交流发展报告(2023)》,相关引用注释参考原文章。)

短篇奇幻_奇趣短篇精选_精选短篇奇趣小说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