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业务低价自助下单平台 – 快手在线自助下单网站,快手自助下单业务全天人气

黔江环委办发〔2023〕1号

重庆市黔江区生态环境委员办公

关于印发《重庆市黔江区2023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环委会成员单位:

经区领导同意,现将《重庆市黔江区2023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特此通知

附件:重庆市黔江区2023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

重庆市黔江区生态环境委员会办公室

2022年3月30日

(此件公开发布)

重庆市黔江区2023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扎实做好2023年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以高水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品质生活。根据《重庆市2023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和区委、区政府有关工作部署,提出如下工作安排。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市第六次党代会、市委六届二次全会、区委五届三次全会和国、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等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以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工作方针,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监管,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严格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切实防范生态环境风险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巩固提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成果,加快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加强党建引领,全面推进履职尽责和工作落实,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有新作为,用好“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清单”机制,交出高分“生态报表”。为高水平打造“中国峡谷城·武陵客厅”、加快建设“一中心一枢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黔江提供坚实的生态环境保障

二、主要目标

全面完成市级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环境质量考核同组“争1保2”,环境安全有效保障。城区气质优良天数354天以上,PM2.5(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控制在25μg/m³以下。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阿蓬江两河断面、中井河马嘶口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Ⅱ类,其他流域水质达到功能要求。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100%。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有效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不断提升,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坚决防范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持续筑牢渝东南重要生态屏障,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达95%以上。

三、重点工作

(一)统筹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1.服务经济恢复提振。深化落实“定点帮扶重点企业”机制,主动上门指导服务企业,强化生态环境政策宣传和帮企治污,指导企业积极争取中央资金,帮助企业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让企业建设生产有底气、污染防治有方向。深化“放管服”改革为重点产业、项目选线选址提供环境准入自助查询、自助环评服务,实现环评提前介入;依法减少环评审查环节,深化六类行政权力“全程网办”,环评批准书“立等可取”;常态化实施“双随机、一公开”和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制度,减少现场检查次数,落实首违不罚或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

2.“争先夺榜”助力发展。吃透《中央生态环境资金项目储备库入库指南》《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储备库入库指南》等文件精神,加大环境治理与保护项目储备,全力争取中央水、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和市级“以奖促治”专项资金,加快推进黔江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土壤污染调查评估等系列环境治理项目策划包装,持续推进生态环境导向开发(EOD)模式项目申报工作,实现争资立项新突破。

3.深化“双碳”协同转型。编制2022年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开展温室气体统计核算,落实项目碳排放与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联动管理机制。积极融入国、市碳排放交易市场,对重点排放单位做好服务、指导工作,督促指导碳排放履约申报。启动水泥行业深度治理,有效削减二氧化碳排放,确保在2025年单位国民生产总值较2020年碳排放量下降18%。印发《黔江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有序实施减污降碳协同发展,加快形成有利于减污降碳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

4.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开展罗家堡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方案划分,开展洞塘水库等4个水库保护区环境问题整治,启动黔江河生态修复整治工程项目申报,建设垃圾场渗滤液处理设施1座,完成配套建设污水管网4千米。完成胜利(段溪河)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并投入运行。巩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成果,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100%。与酉阳县签订并实施阿蓬江流域横向补偿协议。进一步贯彻落实《长江保护法》,完成入河排污口排查工作,开展工业聚集区污水处理设施整治专项行动,强化工业企业和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营单位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加大乡镇、村庄污水处理站、养殖场污水处理设施巡查力度,加强濯水、水市、黑溪、金溪、黎水、邻鄂镇(五马顶)等6污水处理厂运维管理或实施达标改造。持续开展整治污水偷排、直排、乱排专项行动,坚决打击非法排污、超标排污等环境违法行为

5.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加强多污染物协同控制,着力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污染治理等标志性战役。有序推进水泥等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指导南海制药等企业积极编制方案、申报大气污染治理项目入库,推进深度治理。实施水泥企业错峰生产,持续开展工业涂装、包装印刷、家具制造、电子、石化、化工、油品储运销等行业VOCs深度治理。加强柴油车、非道路动机械及成品油全链条监管,加快纯电动、氢燃料等新能源汽车推广和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汽车淘汰更新。加大示范工地创建和智能监管力度。严控露天焚烧、规范露天烧烤、烟熏腊肉等,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巩固和扩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烟花爆竹禁放范围。持续打好冬春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国控点周边500米餐饮油烟治理“一点一策”方案实施。深化跨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协作,定期组织开展联合执法。

6.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实施土壤污染源头管控,有效管控土壤污染风险。城乡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达100%。强化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加强关闭搬迁企业地块土壤污染管控,对轻度、中度、重度污染地块实行差异化管理。推进农用地土壤污染治理,实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项目。按照全市统一要求,全面落实国土空间管控。实施好国土绿化提升行动,完成国土绿化提升行动目标任务10万亩,森林覆盖率保持在65%以上,湿地面积不减少。

7.实施噪声污染管控行动。加强城区声环境管理,控制社会生活、交通建筑施工和工业噪声,创建1个安静居住小区,复查3个安静居住小区。开展高、中考期间噪声污染管控,督促建筑施工单位落实主体责任,采取有效降噪措施,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开展噪声污染防治法宣贯,贯彻落实国家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做好声环境功能区监测工作。

(三)持续强化生态保护监管

8.加强生态保护监管修复。持续推进“三线一单”成果在生态环境保护相关规划、计划以及“两高”行业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中的应用。按照国、市要求抓好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监督,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严肃查处涉及自然保护地的违法违规行为并加快推进问题整改。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稳步推进我区武陵山市级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监测站建设工作。开展国土绿化提升行动,完成国土绿化营造林任务。做好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推进资源回收利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65%以上、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92%以上。

9.严格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严格按照《重庆市辐射污染防治“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推进规划工程项目建设。严格辐射安全许可管理,加强对重点单位辐射安全监督检查。持续开展放射源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加强对放射性废物的收贮和管理,确保放射源安全。加强对辐射类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及自主验收情况的执法检查,推动《通信基站环境保护工作备忘录》落地落实。提升辐射监测能力,扎实开展放辐射环境质量监测和辐射源监督性监测。

10.推进乡村生态振兴。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探索美丽庭院”、“美丽场镇”等示范试点建设。深入开展“五清理一活动”专项行动,实现村庄公共空间及庭院房屋、村庄周边干净整洁。持续实施农村垃圾、生活污水、厕所革命等重点工程,稳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建设。因地制宜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农村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实施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洁化、绿化、美化。落实《黔江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2021-2025年)》,强化设施建设与运行管护,建立健全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管护长效机制。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生态振兴有效衔接。

(四)深入推进生态环保督察整改

11.用好“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清单”。严格落实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清单“6+1”管控运行机制,建立工作专班,强化牵头统筹,扣紧压实各级各部门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深入推进督察工作智能化、规范化、制度化,增强认识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抓好问题发现、整改落实、成效评估、举一反三、典型示范等全过程工作,不断提升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整改质效和整体智治水平,有效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防范生态环境安全风险、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聚力把“问题清单”转变为“成效清单”。

12.统筹抓好督察问题整改。紧紧围绕迎接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和市级有关督察,加大暗访巡查力度和开展“回头看”,制作生态环境问题警示片,推动自查自纠和举一反三排查整治。加快推进青杠和冯家污水处理厂改造投用,全面完成第一、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市环保集中督察整改任务,推进督察整改问题“清仓见底”。

(五)高效协同推进“生态报表”

13.交出高分“生态报表”。组建工作专班,建立健全体系机制,压实工作责任,形成工作合力。紧扣指标事项,督促各指标责任单位细化工作措施,倒排工期进度,事项化、清单化、序时化推进。严格、高效执行工作流程,强化统筹调度和督促督办,切实抓好数据收集、审核上报、分析研判和向上对接,全力交出高分“生态报表”。

(六)全面抓好示范试点巩固联动

14.深化示范试点建设。深入推进“无废城市”高质量建设,继续实施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围绕大气、水、土壤等环境监管、执法、监测和环评审批,积极争取市局支持,谋划启动“智慧环保”建设,助力建设“智慧黔江”。加快推进“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协同做好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复核,巩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成果。

(七)切实维护生态环境安全

15.提升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效能。加强排污许可监管,全面完成排污限期整改和排污许可“双百”工作任务。常态化开展执法专项行动,加强对固体废物(新污染物)、放射性废物的收贮和管理的监管。持续防范化解生态环境领域重大风险,组织参加2023年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活动和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检查,深化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管理,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加强联防联控和物资储备,严防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发生,保障辖区环境安全。及时处理投诉回应群众关切,不断提高群众获得感、满意度。

16.完善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贯彻落实关于建立完善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实施意见,推动生态环境监测现代化。加强分中心能力建设,强化监测数据综合分析和智慧应用。探索开展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协同监测、生态质量评估等工作。持续加强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确保监测数据“真、准、全、快、新”,为新形势下生态环境管理提供更坚强技术支撑。

17.强化生态环境治理科技支撑。积极谋划跨区域联合应急演练;强化咸丰、利川、酉阳、彭水等地上下游环境信息互通、环境应急资源共享,签订上下游联防联控协议;积极争取市生态环境局对物资装备配备的支持力度,完成应急物资仓库建设。建成区生态环境监测站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提高生态环境监测信息化水平。

18.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全民行动。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深入开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宣传,继续做好新闻发布会(通报会)工作,办好“六·五”环境日、全国低碳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等重大活动,继续推进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和新时代生态文明志愿服务活动。加强生态环境社会宣传和舆论研判引导,鼓励公众参与生态环境监督举报。加大“双微”管理,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持续推动环境信访体制机制改革,妥善处理、及时回应群众信访投诉,稳步推进重复信访治理和信访积案化解,协调推进涉环保项目“邻避”问题防范与化解。

(八)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19.持续加强政治机关建设。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牢固树立政治机关意识,努力当好“三个表率”。强化政治监督,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风险,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20.坚持不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密结合党中央即将在全党开展的主题教育,精心组织学习,广泛开展培训活动。持续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发挥理论学习中心组作用,抓好党员干部青年干部的理论学习。持续组织开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宣讲,深入部门、乡镇街道和重点企事业单位开展宣讲。

21.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强化“四强”党支部建设,持续打造巩固党建创新项目品牌效应,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高质量发展。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紧紧围绕“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活动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持续深化“为民服务解难题”,推进“三进三服务”工作走深走实。深化机关党建工作“三基”、绿色机关和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22.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反腐。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压紧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持续推进作风建设,驰而不息纠治“四风”,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深化“以案四说”、推动“以案四改”,扎实抓好专项整治工作,大力纠治环保领域不正之风。

23.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把政治过硬摆在首位,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选拔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突出政治标准,做深做实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突出把好政治关、廉洁关。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制度,加大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力度,进一步优化干部队伍结构。积极推动线上线下相融合方式,有序开展2023年教育培训。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增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责任,打造生态环境保护铁军。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