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诗歌与“美”这两个东西,你就知道这是诗

理想点亮人生诗歌_理想 诗歌_诗歌《理想》

古今中外关于诗歌的定义林林总总、不一而足,甚至一个诗人都有一套对于“诗歌什么”的见解。理论家与哲学最后说,“诗歌”与“美”这两个东西可能并不适于有一个先验的定义,它们应该一种对象当你看到青山绿水或者明眸皓齿,自然会把它叫做美,但是并无必要像“勾股定理”那样,有一个既定的规律。同样,当你看到一首真正的好诗,你就知道这是诗,也不需要你去发明一套“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这样的理论出来。但我还是认为,有一些人的论述,对于我们深化诗歌的认识,有很大作用比如里尔克说:“诗是经验。”如果我真正理解了这四个字的含义,便会知道一首诗虽然可能很简短,但却需要我动用自己全部有关生活经历,并进行深度关照与省思,在找到最合适的语言形式时,才能付诸写作实践,而不是有所触便贸然运笔。再比如,有人说:“诗是生活。”如果我能够深刻理解生活的含义理想 诗歌,便不会跟“愤青”一样,对这两个字嗤之以鼻,而是沉入它的内部,去观察、体悟它的皱褶、龌龊、残损与病变,然后自己的语言去表现它,甚至塑造它。当然,我最终表现的,可能是这个时代;最终塑造的,可能是我的心灵

诗歌《理想》_理想 诗歌_理想点亮人生诗歌

诗歌《理想》_理想 诗歌_理想点亮人生诗歌

作为一个从小生长农村孩子,我观看世界姿态是切近的、琐细的、感性的,哪怕长大后,见识现代人类创造的迷宫般的城市、绝大多数文明成果、高科技时代的各项奇迹,然后又阅读艾略特、策兰、奥登、普拉斯等以艰深著称的大师作品,我仍然迷恋大自然清新、质朴与壮美,也仍然觉得洗尽铅华后的天生丽质,才是应该追求的“美”之极致。我也逐渐从一些诗人的作品中,感受到了这种写作效果自觉追求。比如我非常喜欢美国“深度意象派”诗人罗伯特·勃莱,他曾经写了大量语言新奇、寄意遥深的诗歌,但是据我所知,人们最津津乐道的,却是他一首质朴无华的《圣诞夜送父母回家》,他在诗歌中写了山谷积雪、他自己的呼喊,写了父母关于提水、吃橘子与忘拿孙子照片的谈话,最后置入了一个所谓“意象”:橡树。但我们从明白晓畅而情韵真挚叙述中,感受到了这首诗撼人心魄的力量。在这个意义上,我异常钟情于我们国家一个生前名声并不显豁,诗歌却异常简洁、沉稳而有力的诗人:江一郎。

诗歌《理想》_理想 诗歌_理想点亮人生诗歌

2014年,我在《三十位诗人的十年》这部书里,首次读到他的作品,立即便被他质朴、自然而谦逊,同时又蕴藉着丰富的情感、生活与心灵体验的写作,所深深震撼。他在一篇文章里说,有人批评他的诗歌“不能满足高层次读者的需求,缺少对人性的深层揭示,和社会问题的深刻解剖,以及灵魂的出路和拯救……”然后他说:“她们意见是对的,但我无论怎么思考就是深刻不了。”我想,这些诗人批评家可能并没有认真读懂他的诗歌,但是他仍然真诚低调地对她们的观点表示了赞同。什么样的诗歌才是深刻的呢?怎样算是对人性的深层揭示呢?现在看来,这完全是一些大而无当的说教,因为一个作家、诗人,当他以虔诚而严谨的态度写作时理想 诗歌不可能不触及人性与灵魂,而所谓“深层”与“深刻”,也完全看你站在哪个角度去阐释作品。他的《玻璃终于碎了》所呈现出的痛感,锐利而苦涩,具有一种直抵人心的力度,难道这不是深刻吗?我以为,诗歌的深刻,在于情感的冲击力和作品所蕴蓄的张力。如果要揭示,要剖析,那么去当杂文家、理论家、社会问题专家何必写诗呢?

理想点亮人生诗歌_诗歌《理想》_理想 诗歌

理想 诗歌_诗歌《理想》_理想点亮人生诗歌

当我决定写作这篇文章的时候,又一次重读了他的《我本孤傲之人》。遗憾的是,他已经辞世两年有余。我告诉自己要慢,要用心,却仍然在一个上午之内,就读完了这本诗集。一个诗人,以自己毕生的爱与付出创造出来的文字,我们读它却只用了一上午,这种极不协调的时间比例,告诉我们写作是多么严重而又悲哀事情。他不是一个在农村长大的人,但是他的诗歌里,有一大部分却精确而深刻地写出了农村的风貌,特别是写出了农村人群的情感精神状态。比如那首看似简单的《瞎婆婆》,通篇为简洁的叙述,却蕴藏着丰厚的感情基础与乡村伦理经验。择其一点来说:瞎婆婆作为一个失明的人,却能叫出小顺、嘎子、一郎这些孩子的名字,但他们都不是她的亲人,而只是同村的晚辈。这说明什么呢?说明瞎婆婆记着这些孩子,说明这些孩子从小跟她有感情上的联系,说明这是一个没有残疾歧视而且十分珍视人际感情的社会。假如在城市中,你回到小区门口,能够有一个老人叫出你的名字吗?这里寄寓着诗人对社会的观察,对健康人性的呼吁,体现出诗人以简求繁、以小博大的艺术功力。

在江一郎的创作中,最令人感喟的是写给妻子母亲的诗歌,同时他也把笔触伸向广阔的社会生活与自然万物,他坚持“写我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思考到的”,不做作,不卖弄,不虚浮,无论从情感体验、命运意识还是对宇宙万物的深度省察,都展示出一位诗人杰出的综合想象与创作能力。我注意到,《我本孤傲之人》的编者,颇具匠心地将诗集依次分为“你”“我”“他,或者她”“他们”四辑,大致含括了诗人创作的四个维度:“你”着重描写亲人之间裹挟着人类不可避免之悲剧性的深厚感情;“我”主要写了诗人也即一个平凡人的精神世界与灵魂状态,他的痛苦、悲哀、欢乐、希冀;“他,或者她”扩展到对他人不可捉摸之命运遭际的关注与同情,同时展现出诗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介入意识;“他们”所抒写,包括了人、星空老鹰油菜、运草车、小狗世间万物万象,每一首诗都有一个不同的、细微的角度,但集合起来却展现出其万物齐一的宇宙意识和悲天悯人的博大胸怀。之所以是“他们”而非“它们”,因为众生平等,包括无机世界的一切事物在内,都是世界的一分子。其写作视野的完整性与开阔度,其作品表现出来的整体构架,说明江一郎绝不是一个肤浅之人。他由小到大、推己及人,从家庭到社会,从个体到宇宙,已经形成了自己完整、宏阔而深邃的写作体系。

诗歌《理想》_理想 诗歌_理想点亮人生诗歌

理想点亮人生诗歌_理想 诗歌_诗歌《理想》

总体来说,江一郎的诗歌具有简洁、细腻、深致、开阔的特点,这也是一直追求的诗歌理想。我认为,诗歌并不神秘,它只是要求你认真生活并且深入生活,它只是要求你谦逊、持续而宽广地发展自己的感受能力与综合能力,并且懂得合理安排一首诗的语言和结构,尽最大可能呈现出你内心触动最深那种东西。因此,我按照自己的天性来安排生活,我会经常行走在秦岭南麓林木森茂的山野之中,徜徉在群峰苍茫、流水浩荡的嘉陵江大峡谷中,穿行在人群涌动、瞬息万变的社会景观之中,我希望自己发现越来越多大自然的秘密,呈现出世间万物细腻微小的情态与神髓,寻找甚或确立我与万物之间微妙而神秘的联系。我也希望写出自故乡的变迁、亲人的离散,写出这个时代人们的感情、遭际与精神状态,以此为世界保留一份纯粹、真诚而独特文学文本。我认为生活就是生活,不管战争降临还是瘟疫肆虐,你只是一个诗人,而不是道德批评家或者问题分析专家,你不光可以批评、诅咒、揭露与反对,更重要的,你还可以使自己发光,可以去反思、抚慰、建设,去播撒希望的种子。所以我从不认为世上有纯诗歌与“地震诗歌”“抗疫诗歌”之分。这一切就是世界,就是生活,你经历,你体验,你思考,你写作,如此而已

理想 诗歌_诗歌《理想》_理想点亮人生诗歌

诗歌《理想》_理想 诗歌_理想点亮人生诗歌

诗歌《理想》_理想点亮人生诗歌_理想 诗歌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