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最便宜24小时自助下单平台,快手刷播放双击业务,空间赞24小时自助下单平台便宜

——审思高考语文试题答案

北京 王大绩

2007年华东H市高考语文试题中有这样一道题目

阮郎归•初夏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开欲燃。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作品中画线句,联系下片内容,从情景关系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

题目给出的“参考答案”是:

“琼珠碎却圆”十分精细描绘出初夏时节小雨过后的一个特写镜头:清新的景,纤秀的手,拨弄泉水,溅起水花,水花在荷叶上散开,却又即刻复原,水珠圆润晶莹瞬间景象,真切入微地展现诗人轻松、愉悦心情

这个参考答案”可以说是百孔千疮,一片荒芜

首先,“参考答案”所云的“特写镜头”缺少主体人物,词中描绘的是谁的“特写镜头”?莫不是苏轼用自己“纤秀的手”在“拨弄泉水”吗?

再者,题目要求“联系下片内容,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但是,“参考答案”中的“情景”均有重要缺失。从“景”的角度,下片里诸如“小荷翻”、“榴花开欲燃”和“玉盆”等形象不见了。从“情”的角度,“参考答案”中,由“瞬间景象”到“诗人轻松、愉悦的心情”之间,缺少一个重要环节,那就是:特写镜头里主体人物的心情。王国先生说得好“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琼珠碎却圆”首先是词中所描绘的少女澄澈、欢悦心情的形象写照。“参考答案”竟视而不察。

另者,仅就“作品中画线句”“琼珠碎却圆”而言,“参考答案”所云“水花在荷叶上散开,却又即刻复原”的鉴赏文字也让人费解,“复原”成什么?“复原”成“水花”吗?

又者,题目要求“联系下片内容”;但稍懂诗词的人也知道上下两片是不能完全割断的。这首词上片所描写正是下片情景的环境和缘由。“昼眠”被“棋声”惊醒,既表明环境的雅静,也表示“昼眠”已足,心境的愉悦。正是在这种特定的环境、心境引出了下片的“情景”。如果说,“参考答案”依据题目,严格局限于“下片内容”,那它又为什么要跳过上片,涉及词的题目,出现“初夏时节”的字眼呢?

可见,“参考答案”的拟定是相当随意的。

修补这许多缺漏,可以得出下面的“参考答案修订”:

“琼珠碎却圆”十分精细地描绘出一幅园池初夏的动态特写。一个可爱的少女,酣香的昼眠在棋声中醒来,透过碧纱窗看到微雨过后满园清新:小荷初成,随风翻转;榴花经雨,盛开似火。这秀色生机让她陶醉。少女禁不住端着玲珑的瓷盆到池塘边玩水。她纤秀的手,拨弄清泉,溅起水花,水花撞击荷叶,飞溅散成许多珍珠般的水珠,水珠落到荷叶上,旋即汇聚成圆润晶莹的大珠。可以想见,少女的心情恰如这瞬间的景象,清澈、欢悦得有点不能自持。这幅小品,间接而真切地传达出诗人轻松、愉悦的心情。

这种随意绝不是个例。如果说,高考语文试题全部是错题——这样说的确是耸人听闻;但是,如果说,历年所有高考语文试题主观题目给出的“参考答案”几乎都不精当,都有毛病——这样说又确实是负责任的。

这些主观题目给出的“参考答案”,有的错误,有的片面,有的模糊,有的不恰当,有的不规范,有的不连贯。触目所见,满目斑疤,令人扼腕,又令人诧异——怎么会是这样?

固然,这些“参考答案”只是“参考答案”,只是阅卷的“参考”,阅卷时往往会由阅卷领导小组做出一定的修订或补充。但是我们仍然奇怪,荟萃了国内语文界权威精英的高考命题机构,怎么竟会如此疏漏?怎么会几乎所有主观题目给出的“参考答案”都不精当,都有毛病?至于阅卷领导小组做出了哪些修订或补充,又从来是秘不示人。命题时间是充裕的,阅卷时间是紧张的,我们又凭什么相信那些修订或补充?这样一件关系到上千万考生、上千万个家庭、上万所中学、上百万位语文教师国家大事,就这样年复一年,散漫随意。那么,它能够保证考试公平公正吗?

我这样说,当然是负责任的。我是在写一本书的过程中,在全面接触一份份语文试卷,一道道主观题目时产生这样一种思考形成这样一种疑虑的。我肯定会在2008年的一本新书里逐题辨析,那需要几十万字。在这篇文章中,只能举近年试题的几则实例

[例1·华北J市卷试题]下面这则新闻报道向北京市民披露了两条重要信息。请概括出这两条信息。(每条不超过25字)

【本报讯】近来,北京市民对南水北调工程进展情况更加关注。北京市水务局负责人就此发表谈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引水起点为湖北丹江口水库终点为北京颐和园团城湖,总干渠1277公里。其中,北京段起点在房山拒马河,经房山区,穿永定河,过丰台,沿西四环北上至颐和园团城湖,全段输水管道线路长74.8公里。中线工程竣工后长江水才可进京,竣工时间最后敲定为2010年。为保障长江水抵京前北京的用水,南水北调工程北京段将在今年年底完工,2008年4月具备通水条件;届时,该段可作为应急调水通道,从河北省的岗南等4个水库引水,每年大约可向北京供水4亿立方米。这对奥运会筹备工作将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答案]信息一:长江水将在2010年引入北京。

信息二:南水北调工程北京段年底完工,可作为应急调水通道。

[辨析]其一,“新闻报道”中的冒号,是一种不规范的用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冒号表示句子内部较大的停顿,提起下文或总结上文。停顿的时间长短,小于句号,大于分号。因此,冒号所提示或总结的,大都不超过一个句子的范围,即通常冒号的内容管到它后面的句号为止。这样看,冒号处用句号才规范。

其二,“参考答案”给出的两条信息,都值得商榷。

“信息一”13字,要点不全,表述模糊。“长江水”“引入北京”,怎么“引入”?用火车、轮船还是矿泉水瓶呀?通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引入”是重要信息,却被弃置。

“信息二”24字,时间表述模糊。“年底完工”,是哪一年的年底?2008年,还是2080年啊?整个语句也不连贯、不完整。

答案应该这样形成。我们姑且把冒号视为句号,那么“新闻报道”共七个句子。依据题目要求和第⑴、⑵两句的提示,属于“北京市民”“更加关注”的“南水北调工程的进展情况”的“重要信息”是第⑸、⑹两句。再在⑸、⑹两句中对信息进行比较、筛选。

第⑸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竣工后长江水才可进京,竣工时间最后敲定为2010年。

说明:“竣工时间最后敲定为”,是与上文重复的信息,可以删除。

第⑹句:为保障在长江水抵京前北京的用水,南水北调工程北京段将在今年年底完工,2008年4月具备通水条件;届时,该段可作为应急调水通道,从河北省的岗南等4个水库引水,每年大约可向北京供水4亿立方米。

说明:①“为保障在长江水抵京前北京的用水”,是目的,相对而言是次要信息;②“南水北调工程”,是与上一条信息重复的信息;③“将在今年年底完工”与其后的信息比较,就其内容的重要性与表述的模糊性,属于次要信息;④“届时”,属于过渡性次要信息;⑤“该段”,属于复指性次要信息;⑥“从河北省的岗南等4个水库引水,每年大约可向北京供水4亿立方米”,是细密的专业性信息,相对而言,是次要信息。

依据题目“每条不超过25字”的要求,分别两个句子提供的信息进行比较、筛选、梳理,圈定相对重要的信息,可得出以下“参考答案修订”。

信息一:2010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竣工后,长江水将引入北京。

信息二:2008年4月,北京段作为应急调水通道将具备通水条件。

这里的每条信息25字。当然,并不是说每条“向北京市民披露”的“重要信息”只可以25字;但既然题目限定“每条不超过25字”,当然,以25字为最好——24字比25字简约,也就不如25字丰满;26字比25字丰满,也就不如25字简约。这道题目当然也可以要求“每条不超过10字”。那么,也可以得出相应精当的“参考答案”。

信息一:2010年长江水进北京。

信息二:2008年春北京段通水。

命题人有责任提供与题目吻合的最精当的答案。

语文主观性试题得出“答案”的过程,是“读”和“写”综合的思维过程,核心是思维。“读”是准确获取信息,经由思维转换,形成答案要点的过程;“写”是充分展示思维,对答案要点进行转换、梳理,外化为文字的过程。对命题人而言,“参考答案”不应是一段随意的文字,而应该是一种“自觉”的思维过程。其“自觉”的基本特征是比较,或曰琢磨,或曰推敲,或曰斟酌——这应该是语文的基本思维方式。

[例2·华北J市卷试题]文章在对那个看树影儿的孩子的拟想中结束。作者这样写想要表现什么?

[参考答案]想表现的是:①母爱是普遍的;②母爱又是独特的。

[辨析]与题目直接相关语段共三句话:

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我们发现:一、题目不够准确,语段中并无“看树影儿的孩子的拟想”;二、所答似是而非,在史铁生这篇回忆散文《合欢树》里,“合欢树”是“母爱”的象征物,作者想要表现的是对自己母亲的怀想,而不是母爱的普遍特性。三句话中,第三句话是重点,前两句是铺垫,这是分明确的;三、所答并非所问,“母爱是普遍的”“母爱又是独特的”云云,可能读者的感悟,或是读者从文中悟出的道理,但绝不是作者“想要表现”的内容。

[参考答案修订]文章并不是“在对那个看树影儿的孩子的拟想中结束”的;文章结尾处写的是孩子“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作者这样写想表现的是:尽管人人都感怀母爱,但我的母亲给予我的爱是如此深厚特殊任何人也不能够真正懂得我对母亲的独特感受

[例3·全国卷试题]作者到了天涯海角”,为什么却说“这哪里天涯”?又为什么开玩笑说“在这个石缝里坐下,说半天情话”?

[参考答案]①“天涯”本意是天之尽头,作者也以为前无去路如今却名不副实,岛上交通比较发达、方便。②“海角”原来是奇拔的岩石,这出乎作者的意料。两座相偎相倚的高大岩石引起了作者的联想。此处环境优美风景怡人,适合谈情说爱。

[辨析]题目共两个问题,要求阅读的分别是文章第一、二段和第三段。

只一看就会发现,题目出得缺少规范:究竟要求考生答到何种程度?如果把整个语段都抄录下来甚至再发挥一番,算不算正确?或者只简要回答①名不副实,②适合谈情说爱,算不算正确?可是命题人却给出了上面那样的要点残缺的“参考答案”,真是毫无“自觉”,十分随意。

繁简适当,要点完备的答案应该这样形成。

第一问要求阅读文章第一、二段。我们用下划线标出题目,并圈出相对重要的信息。

我们到了那有名的“天涯海角”。原以为这个地方是一条陆地,突入海中,碧涛澎湃,前无去路。但是错了,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所谓“天涯海角”就在公路旁边,相去二三十步。当然有海,就在岩石旁边,但未见其“角”。至于“天涯”,我想象得到千数百年前古人以此二字命名的理由,但是今天,环岛公路干线直通那里,沿途还有盐场、铁矿等等:这哪里是“天涯”?

说明:第一、二段形成答案的部分共五句话,其中有三处转折

第一段。第一句,“原以为”之后,“前无去路”是最重要的信息。第二句,“但是”转折之后,是反面的笼统信息,具体信息在第二段。

第二段。第一句,“所谓‘天涯海角’就在公路旁边”是重要信息;“相去二三十步”相对次要。第二句,转折之后“未见其‘角’”是重要信息。第三句,“至于‘天涯’”,领起下面一层意思,是重要信息;“以此二字命名的理由”比前面的命名者更重要,“但是”转折之后,都是重要信息。

归纳提取出相对重要的信息:原以为前无去路,但是所谓“天涯海角”就在公路旁边,未见其“角”;至于“天涯”,我想象得到以此二字命名的理由,但是今天,环岛公路干线直通那里,沿途还有盐场、铁矿等等。

再对画横线的内容作必要的解释和归纳,按照答题规范,得出“参考答案修订”:

①作者原以为“海角”前无去路,但是它就在公路旁边,未见其“角”;至于“天涯”,原意是天之尽头,荒凉冷落,没想到交通和经济都很发达——名称和实际很不一样,因此说“这哪里是天涯”。

第二问要求阅读文章第三段。我们用下划线标出题目,并圈出重要信息。

出乎我的意外,这个“海角”却有那么大块的奇拔的岩石;我们看到两座相偎相倚的高大岩石,浪打风吹,石面已颇光滑,两石之隙,大可容人,细沙铺地;数尺之外,碧浪轻轻扑打着岩根。我们当时笑话可惜我们都老了,不然,一定要在这个石缝里坐下,说半天情话。

说明:第三段形成答案的部分主要是由三个分句构成的一句话。除去一些附着性信息,都是需要理解、转化的重要信息。

一分句,“‘海角’却有大块的奇拔的岩石”,是“说笑话”的远因。

第二、三分句,是“说笑话”的近因:

“两座相偎相倚的高大岩石,浪打风吹,石面已颇光滑”——将巨石拟人,赋予了人的关系、命运情感美好遐想

“两石之隙,大可容人,细沙铺地”——石间适合坐谈;

“数尺之外,碧浪轻轻扑打着岩根”——周边环境怡人。

题目语句中“石缝”则是直接原因:这里适合谈情说爱。

经过这样的解释、梳理和归纳,按照答题规范,得出“参考答案修订”:

②“海角”竟然有大块的奇拔岩石,出乎我的意外,两座岩石相偎相倚,面对浪打风吹,引发我们的美好遐想,石间适宜坐谈,环境怡人——这石缝里真适合谈情说爱。因此说出了笑话。

还需要指出的是,题目所问的“开玩笑”,与文章中的“说笑话”,意思并不等同。“玩笑”指“嬉笑的言语”,而“笑话”指“能引人发笑的言语”。命题人将“说笑话”随意地改成“开玩笑”,倒似乎是在与作者和考生开玩笑吧。

[例4·东北L省卷试题]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独坐(节选)唐·王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深宋·周弼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对夜灯。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⑴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不同。请具体说明。

⑵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⑴王诗写的是“秋夜”,写了山中果落、灯前虫鸣的现象;周诗写的是“春夜”,写了春雪初停、残月挂山、溪水成冰的景象。王诗描写的是动景,周诗描写的是静景。

⑵王诗写的是悲哀孤独的心境。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的孤寂岁月流逝的悲凉;三、四句写草木昆虫零落哀鸣,更添悲哀。周诗写的是宁静安适的心境。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灯下苦读,不觉夜深;三、四句用“不知”室外景色变化衬托了诗人夜读时的投入和专注

[辨析]⑴“参考答案”对照归纳的“不同之处”有所欠缺。王诗既写了室外之景,还写了室内之景,周诗只写门外之景;王诗描绘的是听觉感知的形象,周诗描绘的是视觉感知的形象。⑵“参考答案”不够准确,也不够完整。周诗所写毫无“灯下苦读”的景象,而“雪霁”、“残月”、“溪冰”不只是“衬托了诗人夜读时的投入和专注”,更是诗人心境的写照。

[参考答案修订]⑴王诗写的是“秋夜”,描写了听到的室外山中果落应和着室内灯前虫鸣的景象;周诗写的是“春夜”,描写了看到的门外春雪初晴、残月挂山照耀着溪水成冰的景象。王诗描写的是听觉感知的动态景象,周诗描写的是视觉感知的静态景象。

⑵王诗写的是悲哀孤独的心境。一、二句写诗人秋夜孤寂独坐,感触岁月流逝的悲凉;三、四句写雨中果落,灯下虫鸣,声声在耳,心境更添悲哀。周诗写的是宁静安适的心境。一、二句写诗人虚室独坐,专注夜读,满床书卷,一盏灯明,心绪宁静,不觉夜深;三、四句用室外景色在“不知”中的变化衬托诗人夜读的专注,而雪霁月冰则是诗人光洁宁静心境的形象写照。

[例5·全国卷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江南·超然台作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⑴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⑵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参考答案]⑴体现的是一种作者始终无法排遣的郁郁不得志的苦闷,又极力想把这种苦闷暂时排遣的心情。

⑵“情”的角度:作者把他的细腻难以察觉的郁郁之情巧妙融合景物动作的描写中,使全词勾勒的画面都隐隐浮现,这种淡淡却无法排遣的情感;“景”的角度:细风、斜柳,烟雨中春水和城中之花,这些景物无不与本词所表现的感情所契合,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喻情于景的功力。

[辨析]⑴首先,“参考答案”过于笼统。“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有关联也有区别。“咨嗟”是对“酒醒”来动作、神态的描写,属于间接抒情;“休对”否定“思故国”,“且将”肯定“试新茶”,一反一正,属于直接抒情。其次,题目命名要求“请简要分析”,但“参考答案”却一点也没有分析。还有,“参考答案”仅有的一句话,还不连贯,可以说是前言不搭后语。

⑵首先,不合题意。题目并没有要求“分别从‘情’和‘景’的角度”,实际“情”与“景”也难以割裂。“情”由“景”生,“景”为达“情”,“情”和“景”都是通过语言表达;“参考答案”却偏偏从“‘情’的角度”、“‘景’的角度”分别作答。而且一句话中,词不达意,层次混乱,简直就是信口云来。

[参考答案修订]⑴“咨嗟”写出了“酒醒”长长叹息的神态、动作。酒醉,只能一时排解郁闷,并不能真正将深沉的“怀人思乡”的郁闷化解,“超然台”上难超然。但诗人马上警醒,不应该沉溺在这种低沉的情绪里,更不应该这样去影响朋友,由“休对”到“且将”,就表达出这种心情的调整与转换。诗人性格是豁达的,他可以这样去开导朋友,但自己的郁闷之情又是深重的。“咨嗟”是感性的流露,“休对”和“且将”,是理性的宽解,这些词语就这样表达出纠葛一处的“欲说还休”的复杂情感。

⑵词的上阕以写景为主,写“春未老”之景,景中有情寒食节刚过,明明春还“未老”,但“烟雨暗千家”的景象,却使愁绪缠绕心头。细细的风,斜斜的柳,半壕春水,满城飞花,触目所见,都笼罩着排遣不开的郁闷。或者说,正是由于积郁,这些景物才分外鲜明进入视野,化为词句,构成一幅烟雨愁情的画面。词的下阕以抒情为主,抒“思故国”之情,情由景生。诗人借酒浇愁,酒醒更愁,但旋即自我宽慰,烹茶化解,豁达之下,愈显愁肠郁结。“诗酒趁年华”总括全诗,是旷达之语,更见无奈之情。全词景中有情,因景生情,因情取景,情景交融,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

[例6·全国卷试题]请以“梦想现实”为内容,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两个句子。要求每个句子都采用比拟的修辞方法,两个句子之间构成对偶。

太阳热烈、奔放,带着万丈光芒,给生灵以活力;月亮温馨宽容,带着无际清辉,给万物以安宁。

[参考答案示例]梦想轻盈,绮丽,就如一颗流星,划亮整个夜空;现实真切,朴实,仿佛步步足迹,踏遍人生旅程

[辨析]仿写的题目是没有“参考答案”的题目,“参考答案示例”是供阅卷参考的“示例”。真不知道这个“示例”是哪位命题老师的手笔,更不知道命题组是怎样讨论认定的。

让我们先看看题目给出的“示例”。

“太阳热烈、奔放”——这是太阳的特征;“带着万丈光芒,给生灵以活力”——这是太阳的价值。

“月亮温馨、宽容”——这是月亮的特征;“带着无际清辉,给万物以安宁”——这是月亮的价值。

这里,无论是“特征”与“价值”之间,还是“价值”内部前后句之间,都是符合人们认知逻辑的。

到了“参考答案示例”,就变得莫名其妙了。

“梦想轻盈,绮丽”,怎么“就如一颗流星”了?哪一颗“流星”会是“轻盈,绮丽”的?“一颗流星”又怎么会“划亮整个夜空”?“现实真切,朴实”,怎么“仿佛步步足迹”?“步步足迹”又怎么会“踏遍人生旅程”?

这种十分率意又充满疏漏的跳跃思维,实在叫我们跟不上。思维可以跳跃,但总要合乎人们的认知逻辑吧。

[参考答案修订示例]

①梦想光润、柔软,好像攒游锦鳞,搅动一池浮萍;现实嶙峋、坚硬如同峭拔岩壁,撞开万朵浪花

②梦想灵动、稚拙,描摹儿歌童话,纵你飞离现实;现实厚重、深沉,雕勒铭石竹册,教我回护梦想。

③梦想飘摇、缭绕,编织纵横经纬,网起满天星光;现实崎岖、坎坷,开拓南北阡陌,磨硬一双铁脚。

从“语言表达”到“诗歌鉴赏”到“现代文阅读”,从全国卷到地方卷,几乎所有主观题目的“参考答案”,全都这样形同梦游。这是为什么?是命题人全都没有水平或者不负责任吗?不,不是,我不这样认为。那又是为什么呢?我们诚恳希望命题人首先站出来解释一下为我探讨个中原因打开第一道门。

另者,命题中的某些说法相当模糊,没有规范也没有示例,考生和阅卷都难以把握。例如作文“不得套用”。一些地区阅卷对此把握失度。三段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算套作;举事例“正反、古今、中外”,算套作;有章法开篇点题,中间展开,结尾点睛”也算套作——大凡阅卷人觉得似曾相识的作文思路皆可以“套作”视之。就像球场上判断出界与否,总要有一条界限,“借鉴”与“套用”的界限究竟在哪里?命题做出“不得套用”的规定时,总应该划定吧?

高考牵动亿万人心,高考关系万里河山。谁来收拾这片河山?当然靠我们的人民政府。为此,我们呼吁尽快拟定“命题法”,规范并推进高考的命题行为。